国内资讯
近日,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一则消息,经过2500多公里日夜兼程,公司自主生产的液氢顺利运抵广州。
(图片来自:鸿达兴业官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鸿达兴业首车液氢异地运输背后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在当前液氢的民用运输尚未放开的情况下,要实现长距离的液氢运输,并非易事。
高工氢电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鸿达兴业这批液氢主要用于氢能领域的实验和验证,并非用于实际运营。
一直以来,我国的液氢主要应用于航天、军事等尖端科技领域,尚未在民用市场打开局面。鸿达兴业继首条液氢生产线的投产之后,实现长距离液氢运输,为我国液氢民用打开了一个窗口。
1、液氢的民用拓荒
液氢在维持氢气极高纯度方面,具有规模经济、高效可控、不易污染、品质稳定等特点,因此在电子、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气态氢需经过降温到-253℃而形成液态,密度70.8千克/立方,是气氢的800倍,一吨液氢可以汽化成11111立方氢气。而且在-253℃低温下,除了氦、氖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杂质都会凝固分离,因此液氢汽化可以获得6N(99.9999%)及以上的超纯氢。
“液氢要实现民用推广还有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液氢制造企业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缺一不可?!币晃蛔噬钊耸勘硎荆壳拔夜囊呵庠诿裼昧煊虻挠τ煤头⒄骨榭鲇肱访拦掖嬖诮洗蟮牟罹?。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经有数十座液氢工厂,总液氢产能480吨/天,其中北美占了全球液氢产能总量的85%以上。美国本土已有15座以上的液氢工厂,液氢产能达326吨/天以上,居于全球首位。
中国在用的液氢工厂仅有海南文昌、北京101所和西昌基地等寥寥数个,均服务航天火箭发射,总产只能满足航空航天的需求,民用液氢市场在鸿达兴业工厂投产后局面才有所改观。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氢能的氯碱化工龙头企业,鸿达兴业近年来持续加码氢能产业布局,通过开展氯碱制氢、投资建设内蒙古第一座加氢站、开展稀土储氢装备制造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加码国内氢能产业。今年4月,鸿达兴业投资兴建的我国首条民用液氢生产线在内蒙古乌海市顺利产出液氢,填补了我国民用液氢制造空白,为液氢商用化打通“高速路”。
但-253℃对液氢制备、液氢储存、液氢运输等各个环节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储运方面一直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
对于鸿达兴业来说,在政策尚未明朗的局势下,实现液氢的长距离运输也是给行业传达出液氢民用产业化的信心。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此次液氢从内蒙古运至广东,标志着鸿达兴业液氢正式落地,并将迎来规?;氖谐∮τ眯陆锥?,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液氢民用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nbsp;
2、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为加快我国液氢产业的发展,国家开始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起草相关的标准和规划,鼓励民用液氢产业的成长。
从2017年开始,全国氢能标委会组织国内涉及液氢生产运营和液氢装备研究、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编写制定了《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液氢贮存和运输安全技术要求》、《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三项国家标准。
2019年10月,三项液氢国家标准审查通过,截止目前尚未正式发布。
“目前鸿达兴业液氢项目尚在生产中,要达到满足市场化的应用还需要经过全面的验证。”上述资深人士表示,这次运氢事件对于行业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我国的液氢产业要发展起来还需要打通政策方面的层层关卡。
液氢要实现民用推广还有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液氢制造企业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而目前的尴尬之处在于,氢气作为危化品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行业要向前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需要同步向前。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化运营,需要建立高效的储运体系,进一步推进液氢在储运及加氢站的应用?!鄙鲜鲎噬钊耸勘硎?,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液氢的行业标准体系。
来源:高工氢电网
- 上一个:大陆集团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中心落户常熟
- 下一个:旭阳集团成功进入氢能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