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桑拿蒲友论坛网,一品楼qm楼凤论坛,聚凤阁信息论坛,一品阁论坛(品茶)

请百度搜索中国氢能汽车网关键词找到我们!

国内资讯

国际首台1300Nm3/h电解槽下线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1-11-29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26日,考克利尔竞立成功举办国际首套1300Nm3/h电解槽下线仪式。电解槽由考克利尔竞立与华能清能院、华能四川公司、华能四川氢能公司联合研制,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性能大型电解制氢设备的关键技术,向大规模“绿氢”制备方向迈出了坚实一步,对氢能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这台单体产氢量1300Nm3/h的电解槽,从概念设计到今天的成功下线,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郁克铭、华能四川公司副总经理刘宏文、华能四川氢能公司总经理李太斌、考克利尔集团能源部亚太区总裁林立邦、苏州竞立董事长张碧航、考克利尔竞立总经理马军出席了仪式,与线上嘉宾华能集团科技部主任许世森、华能清能院院长肖平一起,共同见证国际首套1300Nm3/h电解槽下线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本次下线的1300Nm3/h电解槽是由考克利尔竞立与华能四川公司、华能四川氢能公司、华能清能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大型、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设计、全系统组装集成等方面开展点、面、体三维创新,实现了多项重要技术突破。

一是突破了高效催化剂合成的关键“点”,构建了新型镍基多元合金催化层,有效提升了工作电流密度,降低了析氢电位。
二是突破了三相关键界“面”的解析与结构优化,颠覆了传统极板流场结构,优化了电解小室横纵维度空间布局,实现了热量、物质的高效传递。
三是突破了大型高电密电解槽的整“体”可靠组装,提升了电解槽的高压密封性、性能均一性和运行可靠性。
  • 单槽产氢能力国际最大:在1.6MPa运行压力下,电解槽的额定产氢量达到1300Nm3/h,最大产氢量可达1500Nm3/h,同时,具备20%-115%宽频调谐制氢能力。

  • 电流密度指标国际领先电解槽的最高电流密度达到6000A/㎡,是国际上首套实现6000 A/㎡高电流密度的商业化碱性水电解槽。

  • 直流能耗国际先进电解槽的直流能耗低于4.2kWh/Nm3H2,显著优于国家大型电解槽一级能效标准。

  • 体积产能比国内最小与国内其它产氢量1000Nm3/h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相比,1300Nm3/h电解设备的体积缩小超三分之一,体积产能比由0.95下降到0.73,单位产氢量设备投资减少25%。

  • 系统集成控制行业领先首次采用全国产化分散控制系统(DCS),集成一键启动、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设备互联等智能化控制技术。

电解槽设备的产氢能力和电流密度等关键性指标一直是电解槽技术的突破重点,本次下线的高性能1300Nm3/h电解槽成为国内目前单槽产氢最多的电解槽,实现了国内电解槽技术的一大重要突破和进步,为国内制氢产业链的完善贡献力量。

该套电解槽将服务于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为四川省丰沛的水电富余电力的充分利用作出示范牵引作用,为四川省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项目预计于2022年落成。

华能集团公司科技部主任许世森在致辞中提出:

华能集团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布局氢能全链条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应用,将全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同时,力推进并打造“制储输用”一体化绿氢示范项目,到2035年,氢能将成为集团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多维创新体系,一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二是从部件到系统的立体创新,实现高度集成优化,三是“制储输用”多环节的耦合创新,实现全链条技术协同发展。

考克利尔竞立总经理马军表示,目前,考克利尔竞立生产的单体产氢量1000m3/h及以上的大型化设备,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60%以上。本次单体产氢量1300m3/h的电解槽的下线,也标志着我们在大型化设备的生产技术上再创新高。同时,公司积极研发N对1??榛璞赶低?,努力为我国能源转型带来更有力的支持以及更多的创新发展路径。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