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桑拿蒲友论坛网,一品楼qm楼凤论坛,聚凤阁信息论坛,一品阁论坛(品茶)

请百度搜索中国氢能汽车网关键词找到我们!

国内资讯

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2辆和245辆,燃料电池头部企业看好乘用车的未来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8-12     浏览次数:    

根据中汽协数据,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党中央、国务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下,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有利于汽车产业稳增长。7月,汽车行业PMI高于52%,好于制造业总体,连续两个月保持扩张,产销持续恢复。



图源中汽协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万辆和1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2辆和245辆,同比分别增长4.6倍和13.4%。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51.8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2万辆和6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94辆和1633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1.3倍。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国内车企相继开始将燃料电池乘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展开布局。7月,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等乘用车车企相继加大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布局;与此同时,宝马也宣布,将持续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批量生产,燃料电池乘用车车企加速布局。


商用车推广进程不及预期


2020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启动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推广,随后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共同形成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推广“3+2”格局。到今年6月底,首批3个示范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实施首年已过10个月,第二批2个示范城市群首年也已过6个月。


香橙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已完成首年推广任务的71%,上海示范城市群完成38%,广东示范城市群仅完成任务的14%,河南示范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交付量仅为1辆,完成首年示范推广0.15%,河北示范城市群的交付量竟然为零。


原佛山市副市长许国撰文指出:“尽管目前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已是业界共识,但形成这一共识只是当时乃至现在的阶段性权宜之计。无论从技术成熟度、产业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来看,还是氢能汽车发展尽早突破1%渗透率的现实需要,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布局应尽早展开?!?


燃料电池头部企业乘用车“发力”


7月以来,国内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在乘用车领域逐渐“发力”。


7月初,上汽氢能源专属“星河”架构首辆样车宣布将于10月面世,其氢气容积预计将接近或超过180升,续航里程在800公里左右。


7月25日,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共推出四款车型,提供纯电版、增程版以及氢电版三个版本。业内人士认为,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的发布,代表着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7月26-3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该车是70MPa氢燃料电池MPV,采用高功率密度金属堆、高集成高效率燃料电池系统、高安全车载氢系统,整车在综合工况下续驶里程800km,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所配套的燃料电池电堆由氢璞创能提供。此外,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3年在海南开展模拟示范运营。


7月28日,一汽首台全新红旗H5燃料电池汽车在研发总院试制完成,该车搭载了动力总成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由博世提供;而在此之前,一汽采用了爱尔铃克铃尔的电堆配套红旗H5-FCV交付冬奥会,这款车还在北京展开了示范运营工作。


7月底,东风头条公众号发布推文称,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H2·e即将开展示范运营。该车搭载80kW燃料电池系统,由东风自主研发;加氢3分钟,续航里程能达到500公里;百公里耗氢量仅为0.751千克。


8月4日,以“联合赋能 氢领未来”为主题的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市第一批车辆集中发车仪式正式举行。交车现场,在氢能源轻卡及重卡“大块头”商用车中,近20台上汽大通MAXUSMIFA 氢组成的“氢能源乘用车MPV”车阵独树一帜,这批MIFA 氢今起将正式交付用户。截至目前,MIFA 氢已实现100余台的用户交付,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MPV。


当前,燃料电池头部企业看好乘用车的未来市场,头部企业亦正在抢占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先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认为,乘用车的用户多种多样,有不同的驾驶需求和功能需求,因此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技术性能、品质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其丰富的乘用车研发经验和庞大的资金支持,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更具优势。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马天才表示:“5年前,发展燃料电池乘用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体积和重量,随着我国电堆功率密度的显著提升,以及国产零部件水平逐步上升,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面临的技术难点基本都已突破,下一步产业应着力解决如何实现商业化这一难题?!?/span>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