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2023年1月10日, 中集海洋工程旗下绿氢装备品牌“中集集电”新型轻量化千方电解槽CIMC-GH系列旗舰产品下线暨中集扬州制氢装备生产基地投运仪式在扬州举行。该台碱性电解槽是中集集团向市场推出的首款绿氢生产装备,标志着中集向绿氢生产装备赛道正式发起冲击。
仪征市副市长田文远、扬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立新及中集集团、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相关领导嘉宾出席仪式;中集海工氢能行业伙伴包括必维中国、汇川技术、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龙蟠氢能源、中车山东风电、中核集团华东新华能源、中石化江苏油建工程等企业领导及代表出席祝贺;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中集集装箱扬州基地、中集车辆强冠罐车业务集团及中集产城扬州公司四家中集扬州兄弟企业领导携团队到场祝贺。
仪征市副市长田文远、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副总裁李明高、中集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于少博在会上发表贺词;中集集团董事长顾问郑贤玲博士为来宾做了《氢能发展的驱动力与产业化进程》主题报告;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雷立旭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关于“海上能源岛”的设想及倡议。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贯彻 “绿色践行者”倡议,推动海洋新能源转型,2021年中集海工板块正式启动绿氢产业规划,以建设海上能源岛为愿景及目标,明确海上制氢业务是中集海工向氢能领域进军的重要战略方向;确定将绿氢制造核心装备作为快速进入绿氢市场的抓手,集中发挥中集制造能力、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全力进入绿氢制造装备行业第一梯队。
2022年,中集海工在深圳成立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电”),依托中集海工产业基础,中集集电专注于先进水电解制氢设备的研发生产及制造、制氢成套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海上制氢技术研发及完整解决方案。中集集电将作为中集海洋工程板块的绿氢装备业务的核心载体,在绿氢装备及工程领域长足发展。
中集集电成立以来,已在深圳设立先进绿氢研究院,与烟台海工研究院完成海上风电制氢联合立项,并于2022年11月,完成对扬州中电制氢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扬州中电”)的全资收购,成为扬州中电唯一控股股东,并已在扬州投建1GW电解槽产能。自此,中集集电正式形成深圳先进绿氢研究院、扬州生产基地及烟台海工技术支持平台三地协同的绿氢装备赛道全面布局。
本次中集下线的CIMC-GH系列创新型轻量化千方电解槽产品,由原扬州中电技术团队与中集海工工程团队联合研发,由中集集电扬州生产基地制造生产,是中集向市场推出的首款重磅产品,也是中集海工板块未来向海上氢能领域进军的重要基石。
CIMC-GH电解槽实现轻量化,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中集集电CIMC-GH系列创新型轻量化千方电解槽,实现单位产氢量1200Nm3/h(平均小室电压2V),电解槽槽体重量39.8吨,较常规千方碱槽减重20-30%;为适应新能源波动性、宽范围的制氢环境,中集集电对CIMC-GH系列制氢后处理系统实现多方位优化,使整套制氢系统具备10%-120%的动态调节能力,直流电耗达国家一级能效标准4.3kwh/Nm3(单位产氢量1000Nm3/h时),显著降低10-20%运营成本。
CIMC-GH电解槽在以下多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非贵金属高活性电极,HER、OER均采用经典镍催化热喷涂造孔,经过二十余年实际运行验证,稳定可靠;
第三代双极板,高乳突、大流道,电解液循环冷却充分,每个电解小室槽温一致性好,热胀冷缩均匀;优化流道设计,通畅性好,流体分布均匀,通过引流消除小室的死区,杜绝气体集聚;
通过双极板和电极的综合优化,小室电压降低5-10%,并在4000A/㎡的电流密度下长期稳定运行,同时显著降低能耗;
电解槽长度短、电解小室重量轻,密封垫片负载轻,电解槽大修周期更长,稳定达到十年以上。
CIMC-GH系列已具备2000 Nm3/h技术和工艺储备,并可扩容至3000Nm3/h:
CIMC-GH系列首台电解槽的下线,代表着 中集正式进入规?;痰缰魄馊?,中集将以中集集电为核心载体,从陆上规模制氢场景向海上制氢场景延伸。以本次成功下线的CIMC-GH系列为基石,中集集电将持续研发更高效、更集约、更高产的电解槽产品。目前,中集集电已具备2000Nm3/h 碱槽技术和工艺储备,并可扩容至3000Nm3/h;同时,中集集电正协同中集自有研发能力,研发适用于海上固定式及全漂浮式制氢装备及成套系统,将快速进军海上制氢领域。